原创 吴斯瑶 广东科普
今年,《外来媳妇本地郎》20周年啦!从2000年播出至今,这部剧已经播出超过3000集,陪伴了广东人太久!
我们见证了康家从昌盛街、列家村,再到新房子,但大家对康家印象最深的,还是少不了他们家的西关大屋。
这座大宅住着康家10口人,看上去装修普普通通,实际上,这座房子可值钱了!2004年,康家找来的评估师就说了:这房子值150万!
要知道,这可是16年前的150万,放在今天,不知道又要翻多少倍!康家可以说是隐形富豪了!
下面,就和科普君一起,带着显微镜看看:康家的西关大屋到底有多值钱!
看似朴素的西关大屋竟然这么讲究?
西关大屋,是广州西关(现荔湾)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。一般每座大屋有400平方米,平面布局狭长,建筑样式多为中式。
光看外观,康家这屋子仿佛平平无奇。实际上,这座西关大屋处处彰显了两个字——有钱。
富贵人家的标配:防盗的趟栊门
西关大屋有“三件头”,其一就是趟栊门。记得有一集,阿光被偷了腰包,里面刚好有康家的钥匙,结果小偷就上门偷东西了——
康家的趟栊门
这里已经开着的是趟栊门的第一道门:脚门,小偷正在推开的则是第二道:趟栊,最里面才是真正的大门。
为什么要这么多道门?这就是富人的讲究啦~
岭南的天气又潮湿又闷热,全关上门不通风。但只关上脚门的话,又通风又遮阳,还能防止飘雨对门脚的侵蚀。
这趟栊也有讲究。横架着的圆木数必须是单数,因为在粤语中“双”和“丧”同音,不吉祥。大多数的门都是有13根或者15根的圆木。
可别看康家被偷了,就以为趟栊门不安全。他们被偷,纯粹是因为阿光丢了钥匙也不换锁。
趟栊门其实是很好的防盗门。每个趟栊都有“锁舌”,在屋内上锁,外人就无法进来了。
趟栊的“锁舌“
天热的时候,屋主一般都是打开大门,关上趟栊,这样既通风,又不影响防盗。
既配合了广州的天气,符合风水,还极具实用价值,果然,有钱人的家里,连一个门都要精心设计。
讲究“招财”的天井
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剧中的一个bug——天井到底在哪里?怎么一会在这——
一会又不见了——
其实,剧里的天井只是一个道具,可以随意移动,所以时常会有穿帮。
为什么西关大屋一定要配一个天井?
这是由于西关大屋的进深较大,而且因为讲究风水,怕漏财,所以北向不开窗,天井就起到了通风的作用。
传统的西关大屋,连天井的风水都要讲究招财。天井里的去水孔,常雕成铜钱的形状,这是寓意“水为财”,还有隔栅的功能。
一个小小的天井都要有“招财”的寓意,名门望族的家里真是处处讲究啊!
连满洲窗里都有黄金
相信大家对康家的彩色窗户很眼熟了。这些窗户来头可不小,是满清时期在广州地区流行的满洲窗。
满洲窗的玻璃多为手工吹制,保存期很长,过了半个世纪颜色还能保持不变。红色套色玻璃在烧制过程中还要添加黄金。
满清时期,满洲窗一扇的起步价就是十两,造型漂亮的五十两一扇也不稀奇。即使是有钱人,买来满洲窗也不是随便放的,要放在会客厅、重要厅堂。
难怪评估师说这房子值150万,光是这满洲窗,就已经价值不菲了好吗!
可不是所有有趟栊门、青砖石脚的老房子都是西关大屋。一个合格的西关大屋,需要配备以下装备:
1.“三边过”布局
2.脚门、趟栊门以及大门所组成的“三件头”
3.硬山顶
4.槛窗
5.青砖石脚
6.麻石街
7.天井
8.青云巷
9.木楼梯
10.各种广州传统装饰、雕刻
能住得起这么讲究的房子,康家自然不穷。
想看看康家的西关大屋,还有机会吗?
西关,就是广州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,南濒珠江,东至人民路,西至小北江这一带。
早在隋唐之际,这里就已经聚集了中外商贾,堪称“古代CBD”了,地段极其优越。在这里建房子,没有点财力怎么行呢?
西关大屋,都是清朝同治、光绪年间一直到民国初期,广州的一些名门望族、富商巨贾在西关一带修建的高檐深宅。
据康伯所言,康家祖上是“大有钱佬,名门望族,开的药材铺是生意兴隆”。
看来,这话也不是吹嘘的!
1918年,广州为了打通道路、扩大商业中心的范围,掀起了城墙运动,西关商人们的房子拆的拆,拍卖的拍卖,逐渐被骑楼取代。
西关大屋被骑楼取代
西关大屋在鼎盛时期有800多间,现存100多间,但如今,具有保留价值的西关大屋只有10多间了。康家的西关大屋,也是摄影棚里搭出来的景。
虽然正宗的西关大屋已经所剩无几,但在西关,随意走进一条小巷,总能遇见一些作为文物建筑的民居,让人感觉回到了当年的西关。
而不少现代民居,也保留着趟栊门、满洲窗等西关元素,西关建筑文化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里,诉说着广州的故事。
看到这里
你是不是也对
西关大屋里的“名媛生活”
心生向往了呢?
现在
广州耀华大街、泰华楼等
或是广州荔湾博物馆的西关民俗馆
还是可以体验到
当年西关大屋的风情~
热门阅读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)
原标题:《看了20年的《外来媳妇本地郎》,竟然不知道康家是隐形富豪?》